
高中的時候,有的同學會帶來百貨公司買的進口礦泉水,
精緻特別的水瓶加上一層設計感十足的包裝;
對照自己大大的水壺裡顯得土土而無味的白開水,
剛剛開始懂得小小虛榮的心裡會想:”那礦泉水來看起來好像特別好喝!”
後來上了大學以後,
因為要背著書包在教室建築間走來走去,帶水壺的習慣慢慢沒有了,
開始會在外面買茶喝、買水喝。
家教打工的薪水讓我可以開始滿足自己小小的虛榮心,
我那時候會告訴身邊的人,我都只有喝哪一個牌子的進口礦泉水,特別好喝。
當時覺得自己蠻有品味;
現在回想起來,只覺得幼稚又慚愧。
只一個包裝,一句美好的廣告詞,就自以為滿足了自己膚淺的飄邈虛榮感,
現在想想只覺得自己很無知;
為了一種異國嚮往,一種時尚追求,還自以為這樣就是生活在時代潮流前端,
我現在只能說這樣的想法很爛,真的很遜。
在台灣,
礦泉水這幾年消耗的寶特瓶用量
並沒有因為國際推廣「拒喝瓶裝水」的環保概念而減少;
相反的,卻逐年增加,甚至未回收的寶特瓶量遠大於回收量。
諷刺的是,走進百貨超市與大賣場,
購買進口瓶裝水被視為一種生活品味的提升。
這簡直就是大錯特錯!
消費者在商業的操弄下習慣用淺層的思考來定義商品與生活品質的關係。
卻沒有想到瓶裝水的本身已經在包裝運送上過度浪費資源,
造成許多無法再利用的寶特瓶垃圾;
進口的瓶裝水更是在國際運送的過程中大量消耗能源,並且造成污染。
此外,
台灣盛行的杯裝飲料使用的塑膠杯、寶麗龍杯用量也很驚人,
大部分的人習慣一天一杯飲料,
先不想它可能造成的污染與垃圾量有多大;
光是想這些含糖含添加物的液體可能在自己身體中累積的毒素與負擔,
就可以讓人好好思考,選擇一個對自己好,也對地球好的生活方式
「The Devil wears Prada」裡面,
惡魔總編輯Miranda對工作有嚴格的超高標準,
助理一定要隨時幫她準備San Pellegrino的義大利氣泡礦泉水,
以「因為她只喝那種水」的刻畫,引出一個時尚工作者對生活也一樣有超高標準。
老實說,
我看在眼裡,一點都不覺得這樣的行為很有水準、很有品味,
反而會質疑:妳怎麼不覺得自己浪費資源很丟臉?
更何況,環保才是當代時尚的主流耶!
然而環保不只是一股潮流,因為潮流會退,反樸節約的習慣卻需要長期養成;
當然如果能夠因為環保潮流而被影響自己平常的習慣,也不失為一件好事。
地球上的資源不是取之不竭,環境不會任由我們隨意破壞而依然美好,
我不是環保的積極提倡者,
也不真正很能完全要求自己做到處處節約,事事環保。
只是覺得,喝水是一件很簡單、卻可以影響這麼大的事情,
如果我能做得比以前不懂的時候好一些,
那我也會比較相信未來我們才能有比較好的生活品質。
現在來說,帶水壺裝自己煮的水喝,的確才是比較酷的事情。
延伸閱讀:中國時報 2008.04.21 寶特瓶用量新高 4年增3.5萬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