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兩天在書上看到一段關於碰酒杯的由來。
他說,
在中世紀,常見的謀殺手法是在啤酒裡面下毒,
用來害死自己很恨的人。
於是當一群人聚在一起喝啤酒,他們用力碰酒杯,
讓啤酒花濺到別人的杯子裡,也讓自己的杯子裡有別人的啤酒花;
這樣的動作,宣示著「要死一起死的」堅強信任,
只有信任關係非常深厚的一群朋友,才會這樣碰酒杯、喝酒,
然後一起醉倒。
看到這一段,心頭莫名震動,
想起很多碰酒杯的畫面,那時候只當是一種宣示情感的精神指標,
不知道有這樣的典故,可當時是一樣的心情。

後來才發現自己其實真正是個小鼻子小眼睛小理想的平凡人,
我關心世界趨勢,但生活中百分之八十都是在想自己雞毛蒜皮的小事,
剩下百分之二十是別人雞毛蒜皮的小事;
我重視社會公義,可是大部分的時候維護的還是自己身邊的人的權益,
只能盡量從事消極道德行為讓自己安心,比如說節省資本國家浪費極至的能源。
我心中有理想在燃燒,可是我很懶,
大多數的時候只要可以和我的家人、我的佳鴻和我的好朋友度過快樂的每一天,
就夠我心滿意足得微笑打飽嗝。
對,是這樣的,我能想得到的,想要的,其實很小,
就是不管我怎麼闖蕩了跌倒了,
回來都要好好地把我本來大大的家和後來即將有的小小的家都顧得好好的,
然後和我的好朋友都好好的,永遠的。

看到醉倒那一段,其實分外地想念好朋友,
倒不是特別想念哪一個誰,是一種感覺,一種生命中不願意或缺的真實感受。
我們一起哭一起笑,
一起因為極度的感動共鳴而說不出一句話只能相看無言,卻又明白對方心裡;
當我以為最好的時光就要變成記憶的時候,
其實再次聚首,就是更加證明了我們已經走在另一個階段的人生上了。
人生,其實就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
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夥而行,歡樂地前推後擠,相濡以沫;
一但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情形就變了,
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自人的方向。…….
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越走越孤獨。
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綑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複雜和矛盾壓抑。
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夥伴。
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
這是龍應台寫給她熱愛朋友的18歲兒子Andreas的一段話,
比起18歲快要多了10歲的我,不知道Andreas怎麼想,我自己倒是很受震撼,
那種震撼並不來自震驚,我能明白,也有過類似感觸。
只是透過這樣的比喻,透過一位媽媽的深刻文字,
它就更有力量地像一面厚實的泥土牆傾倒在我的內在。

然而,牆卻還在,我用自己執著的相信和腦海中女孩們澄澈熱情的笑眼
揉做鋼筋,重新覆上泥土打起一面牆,
知道人生的關卡和困難雖然只得單打獨鬥,但朋友是錦囊中用不完的妙計。
而我們能夠一起醉倒的堅強信任,
都各自加添在彼此的人生財富中,需要時可以隨時提領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tin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