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城市彷彿都帶著原罪一樣,
擺脫不了大多數人對住在城市裡環境品質的詬病;
以及工作消費壓力的埋怨。

每一次的工作場合談天或是閒暇聚餐,
偶爾談到在台北生活,
都會聽到:台北生活壓力大、沒品質;台北的東西貴死了;台北人車就是這麼多;鄉下多好,台北就是比不上;台北的人比較冷漠;根本就不會想住在台北;
台北不是我的家。

那時候我才逐漸意識到:
原來這個我甚至是我爸爸、我爺爺從小長大的地方,
是一個生活起來原來不是那麼讓人喜歡的地方啊?

第一次有很清楚的意識,是大姊去屏東唸書,
一個月後回來家裡,
轉述給我們聽,關於她的同學們對於她是台北人的種種反應和原先存在的偏見,
我們聽得很驚訝,哪有這種差別,也不明白所謂的「台北想像」又是從哪來的。
好幾年以後大姊回到台北,
她說,台北的生活環境真的不是很適合居住,
但我始終不能懂,即使到現在也不能完全了解。

而自從開始規劃到未來的生活,
我才逐漸意識到,除了離開台灣或者留在台北,
原來我有可能必須要到其他的縣市生活。
我的態度倒是無可厚非,小小的一個台灣,住哪裡都好,不會差太多。
有一點卻一直是我溝通上的死穴,
那就是說台北這裡不好,那裡不好,又多麼不適合居住的這種話;
我也知道這些話的立論點在哪裡,
卻一點都不想聽到。

任性也好,固執也好,
我總會覺得,有一點,你們這些愛罵大城市的人一定要懂。

大城市之所以發展成大城市,
是因為交通地利之便,發展出了許多的工作機會,
而人口也因為這些機會而大量遷徙聚集在都市,
慢慢地,人口越來越多,各行各業越趨發展,
都市的土地也就走向寸土寸金,每一分都被充分利用的狀況,
土地貴,地上的民生花費也就跟著反應地價成本而揚昇,
這樣的消費趨勢並非來自於原本居民或著單一區塊所能主導的擅自炒作,
而是人口由外向內集中增加所造成的必然結果。

蔣勳說過他很喜歡問大家:「您是土生土長的台北人嗎?」
得到的答案,大多數都不是。
好多人離鄉背井,在城市裡面主要目的就是為了掙口飯吃,
在這裡,為了賺錢,為了出頭地,汲汲營營,
只是把自己當作過客,台北不是我的家。
所以大多數人關心的只是我能不能在這裡賺到錢,
而不在乎自己在這塊土地上經營著什麼樣的生活環境。

我不禁覺得,台北其實很可憐,
她從來沒有強勢地在誰面前展現過自己的姿態,
任由大家在這裡衝鋒陷陣,尋找更多的機會。
而當人們累了,倦了的時候,
從不問自己為什麼現在站在這裡,
卻埋怨:台北給人帶來鄉愁,台北不是個適合居住的地方。

我自己到小鎮鄉村玩的時候,
是從來沒想過要去拿它的交通便利性或是藝文資訊流通跟台北比較,
因為這無從比較嘛,都市鄉村本來就有不同的特色與美麗存在;
所以我才不懂,那些對於都市的抱怨是怎麼來的。

不談都市鄉村的差異,單單就對生活環境的尊重與感情來談,
當你在一個地方生活,
只有當你去經營它,才有可能會去喜歡它。
當你好好地靜下來思考,
為什麼你現在會在這一塊土地上安置自己的食衣住行,
也許你會對它心生感謝,
而不是排斥埋怨。

當然我也了解你的情緒可能來自於心中的鄉愁,
但請別忘了,在你尋找回家的路途中,
你所經過的,不那麼喜歡,而不小心有所怨尤的,台北,
正是我心中最美麗的家啊。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intincho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